口述7位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冠康复经历

很多网友对于口述7位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冠康复经历和一些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的经历的热门话题,都是很想知道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讲讲!

论文编辑刘璐

冬季是北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家里的老人能否平安迎来春天,是我们很多人关心的题。

经过COVID-19防控措施的优化和调整,老年人作为易感人群受到了更多关注。如何避免被感染?感染后该怎么办?如何治疗?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题。

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7名被诊断为COVID-19阳性的老年感染者或其亲属。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70岁,但他们都战胜了病。他们的经历或许能够解公众的一些担忧。

以下是受访者的自我报告。

12月3日,奶奶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这几天没能见到宝宝,好像感冒了。同一天,我收到消息,家里还有人呈抗原阳性。这几天,家里从长辈到晚辈,大家都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相互接触。我怀疑我奶奶感染了COVID-19,所以我让她吃感冒药,并让她做抗原检测,结果确实呈阳性。

我的爷爷也感染了这种病。我的爷爷83岁了,我的奶奶77岁了。两人都有基础疾病。我的祖父身体不好,患有肺栓塞并接受了结肠切除术。我的祖母患有糖尿病。

感染COVID-19后,我的奶奶和爷爷的症状非常轻微。主要症状是乏力、咳嗽、流鼻涕、头皮发紧、轻微发冷。他们没有出现胸闷和气短的症状。由于症状很轻,也没有发高烧,所以没有去医院。

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颗粒,约5天后症状转阴。他们两人都接种了三剂疫苗。我认为他们症状较轻与接种了三剂疫苗有很大关系。

奶奶和爷爷自从确诊以来一直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没有与外人有任何接触。就连狗粮用完的小狗,也被家人要求留在门口。由于症状相对较轻,他们拒绝家人陪同。在两个人转为阴性后,我们拜访了他们。由于刚刚康复,他们仍然感到疲倦,但食欲、睡眠、排便没有受到影响,目前没有后遗症。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除了爷爷奶奶被感染外,家里还有9位成年人也被感染。最严重的是我姐姐,今年24岁。她发烧了36个小时,最高体温达到395度。她基本上每12小时服用一次布洛芬。除成人外,家中三名儿童也被感染。最小的是我两岁半的侄女。我女儿的症状是家里第一次出现。一开始她吐了一次,但没人在意。后来,她发高烧不退,反复高烧。她发烧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没有任何症状。

第一天一家人的常见症状是低烧、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第二天我仍然有低烧和头痛,但已经好转了。第三天,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所缓解,但乏力、嗜睡、咳嗽痰多等症状依然存在。第四天、第五天症状缓解。第六天和第七天转阴。我们家的大人都接种了疫苗,但孩子没有。

我的爷爷79岁了,一直独自生活在河南许昌的农村。从确诊到转阴一共花了19天,而且我之前没有接种过疫苗。

在他被感染之前,我们村已经封闭了大约10天。这段时间,他总是一个人在家,吃饭也不好。他一直吃方便面,营养可能跟不上。11月11日核酸检测异常,12日确诊。

我祖父被诊断出感染后,他从不相信也不关心。确诊的第一个晚上,他因为太虚弱而摔倒了。当时家里没人。他摔得很重,没有站起来。直到第二天十点,邻居打不通我祖父的电话,他才去那儿。我们家人把他扶了起来。此时已经是确诊后的第二天了。因为起床后感觉身体很虚弱,走不了路,阿姨就过来照顾他。

他在感染的前8天没有任何症状,只是感到疲倦。但他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发烧、咳嗽等症状。因为我们村没有足够的药,所以我们没有给他吃药。

我姨妈和我爷爷相处的第三天就被感染了。她的症状是咳嗽和喉咙痛,但我的祖父仍然没有任何症状。直到第八天晚上,他开始发高烧,达到了40摄氏度。阿姨给他开了一些退烧药,并给他擦了身子。直到凌晨四五点钟才退烧,但仍有轻微咳嗽。仍然气喘吁吁,呼吸非常急促。往年冬天,他也会患上哮喘病,但这一次,他的呼吸尤为剧烈。家人有些害怕,第二天就将他送往当地定点医院。

感染第九天,受访者的祖父病情严重,需要送往医院。救护车停在他家门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到医院后,医生给我们做了CT检查,告诉我们他肺部感染严重,还有胸腔积水,可能活不下去了。他我们是否想把他转到另一家医院。当时确实有很多阳例,其他医院也不会收治,所以一家人决定继续在这家医院治疗。医生说我爷爷病得很重,是阳气旺盛的病人,而且性很大。

住院的第二天,所有的医生都给我爷爷会诊,因为我爷爷患有糖尿病。医生表示会尽力治疗,但也要求我们做好准备。

第九天,爷爷去了医院。第十天的时候,他感觉自己能说话了。第11天,他开始说话时无法控制住舌头,导致别人听不清楚。第12天情况变得更糟。他的脸色变得蜡黄,牙齿突然松动。当我们给他录像时,他不想说话。他可能想听,但他听着就睡着了。医生表示,他的病情比较危险,要求家人做好准备。

他自己或许也觉得自己无法挺过去。13天打视频电话的时候,他哭着我爸能不能回来。他觉得自己撑不过十一月了。

当时,因为疫情不能回老家,家人都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只好鼓励他,编故事给他讲,说北京有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和他的情况类似,而且还活了下来。每天,家人轮流给他打电话,用很多这样的事例鼓励他,他也相信了。

第13天和第14天是他最难受的时候。那些夜晚,他开始胡言乱语。因为我奶奶去世了,他一直喊我奶奶的名字,这让我姑妈很害怕。他不知道,他没有意识,现在他根本不记得了。当时他已经不再发烧了,只是气喘吁吁,昏昏欲睡,感觉很累。他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刚入院时,他的血氧饱和度是88,后来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值迅速下降,从88到80,再到70多,最严重的时候只有70。那一次,他基本上说不出话来,而且非常害怕。

治疗期间,我给医生打了电话。医生说你爷爷有生命危险,可能活不了了。但没想到他竟然能活下来。

第十四天之后,第十五天早上,他说话好一点了,我爸回来时能不能带根手杖。那时候我们基本上整天给他打电话,家里亲戚鼓励他,他也有了信心,说要多喝水,多吃东西,听医生的话。

第十七天,我的言语变得好多了。我的舌头能伸直,脸色红润,血氧饱和度达到80以上。

19日上午,其核酸检测转阴,因当地床位紧张而出院。当他出院时,对他进行了肺部CT扫描。他的肺还是一样。医生说,可能之前他的肺部状况不太好,这次也受到了影响。第9天住院时,肺部CT显示严重感染。第19天出院时,肺部仍然没有好转,但也没有严重。

回家后,我没有再输液,只是正常饮食。出院以来,他的呼吸已经不再那么剧烈,吃得很多,精神也很好,但仍然很虚弱,不能行走,走路时需要搀扶。当时,他是题最严重的一个,其他人,比如60多岁的人,都没有题。

我爷爷性格比较固执,一开始并没有当回事,认为感染没有题。在他感到最难受的时候,他说自己没想到会得这种病,特别后悔没有接种疫苗。现在他很庆幸自己活了下来。他告诉别人,你知道这个病有多难受吗?

回家后,他自愿接种疫苗。他现在除了无聊之外,没有其他的副作用了。我建议,老年人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一定要多吃、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7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多关注自己的血氧饱和度,有条件的话购买血氧仪。老年人若感染,应及时检查血氧饱和度。如果数值低于90,应及时去医院。

我的祖父母分别91岁和89岁。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住在一起。2022年5月上旬,父亲、姑妈、爷爷、奶奶同时出现咳嗽、喉咙痒、不适的症状。随后,他们进行了抗原测试。当天,除了爷爷、奶奶外,家里所有人都出现了两次阳性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奶奶又做了一次测试,结果是两条线。

当时台湾的规定是,70岁以上的人在COVID-19检测呈阳性后,无论轻症还是重症,都必须去医院观察。因为老人有基础疾病,担心以后出现题。当时家里其他人都已经检测出阳性,不方便陪伴,所以在他们抗原检测呈阳性的那天,我们就雇了一辆防疫出租车送他们去医院。

两位老人都有基础疾病。我奶奶一直有高血压,长期吃药。我爷爷比较严肃。他之前患有前列腺,一直在接受治疗。因为中风,我行动困难,还患有一些痴呆、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受访者的祖父在天气好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出去散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我第一天检测结果没有呈阳性时,奶奶的声音就变得很沙哑。我说她一定是阳性,但她不肯承认。她还担心自己当时呈阳性,而我们是最先被感染的。我奶奶害怕被邻居议论,不想去医院。她想在家吃药好点,但我们还是把她送到了医院。

奶奶告诉我,他们被送到医院后,护士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来看望他们。他们的病房和普通病房是分开的,专门给他们治疗的护士和普通护士不同的是,他们把全身包裹起来。

爷爷中风后,已经不能说话了。我们只知道他有轻微的咳嗽。送到医院后发低烧,但我奶奶一直没有发烧。她只是喉咙痛和咳嗽。我的祖母接种了三剂辉瑞疫苗,但我的祖父没有接种一剂。他年纪大了,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奶奶本来想打架,但后来她还是打了。

不知道是爷爷身体不好还是没有打疫苗的缘故。他有低烧和咳嗽的症状。我在感染COVID-19之前患有肺炎,感染COVID-19后病情更加严重。

我奶奶大概1-2周就转阴了,CT值超过30就出院了。爷爷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半个多月才出来,因为他的CT值从未达到标准。刚去医院的时候,CT值很低,后来CT值才勉强超过30。回家后,奶奶让他跨过火盆。这是台湾的习俗。踏过火盆是为了传递一些厄运。

刚回来的时候,他们还有喉咙痒、咳嗽的症状,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好多了,至今没有其他后遗症。

我去年八月接种了第一剂疫苗,所以我奶奶应该比我更早接种。台湾最初优先接种老年人,从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开始,其次是青少年,最后接种的是20多岁、30多岁的人,因为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较差比较强,抵抗力比老人和小孩要好。

奶奶一开始很害怕。她读到新闻后认为这是一种很容易传染给他人的严重疾病。从医院回来后,她给好姐妹们打电话说“哦,没什么,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但也许她并不是很认真。

今年5月初,台湾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没拿到都会害怕。但当你周围的人逐渐被感染时,你就不再害怕了。基本上,你可以在家吃药来治愈自己。医生会通过视频向您诊,根据您的个人症状开药,药物将送到您家中。我们家有九人确诊。大家都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我们家是附近第一个确诊的。当时我们周围的邻居都不敢到我们家来,非常害怕。当我们的邻居被感染时,他们会过来我们首先做了什么。每个人的情绪和对病情的认识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想没有人愿意生病,但是当你无法逃避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去面对。

我建议老年人即使感染后没有症状,也要继续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家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最好自备血氧计和制氧机,因为叫救护车也需要时间。

我妈妈是2020年9月来韩国的。因为我在读博士。在韩国,我的孩子和母亲陪着我一起来。我妈妈来韩国后就接种了疫苗。我去年9月10号拍了第一枪,10月中旬拍了第二枪。当她接受第一次注射时,她出现头晕、发烧和呕吐。因为这三个症状很明显,我就直接去了医院。第二次注射后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反应了。

今年3月7日,我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COVID-19。当时韩国的感染率特别高。那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被感染了,周围没有一个人没有被感染。我的孩子们正在上学,有很多阳性患者。我妈妈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然后她就被感染了。

她最初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和精神不振。我在家做了抗原检测,但没有检测到。随后前往附近医院检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阳性。确诊后,医院直接开了7天的药,包括治疗肺炎和咳嗽的药,但没有退烧药,因为当时韩国退烧药短缺。当时韩国的防控政策要求,只要家庭成员确诊,无论家里有多少人,只要住在同一地址、住在一起,都需要进行隔离。在家隔离。

我清楚地记得,从医院回来后,她的体温升得很快,但我们已经隔离了,我还在担心没有退烧药怎么办。随后,政府又送来了一个盒子,里面有快速检测试剂、退烧药、体温计、小型血氧仪。

我母亲感染后,韩国保健中心打电话告诉老人需要特别注意。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必须送往医院。建议

关于口述7位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冠康复经历的相关信息,本文对新冠肺炎隔离病房的经历这样的题已经进行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