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召唤,必为先锋!这是一支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

若有召唤,必为先锋!这是一支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想必都是比较想知道,关于疫情期间军人最辛苦这类的话题一直是大家很想去了解的,让小编为你揭秘案吧!

“如果召唤,我必须成为先驱”

——走近山东省胶州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

中国国防报编辑宋子勋通讯员冷航田季青松

2023年8月,胶州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在涿州市吊窝镇救援被困洪水群众。郑寿平摄

天下着大雨,洪水汹涌。7月底以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河北省涿州市受灾严重。

在抗洪部队中,一支身穿橙色救生服的队伍引人注目他们行军了10多个小时,行程600多公里。到达灾区后,他们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行动,并在4天内转移了被困人员。人群中有197人。

“城市洪涝地区转移人员的情况非常复杂,在浅水区,可能会出现螺旋桨触底的情况……”在涿州市吊窝镇大柳树村,小编见到了船长。山东省胶州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管吉正在给队友讲解冲锋舟的操作要点。还没来得及寒暄,他就和队友们投入了下一波救援任务。

涿州市发来的感谢信。李秀强摄

为了心中的爱

——如果你把军装穿在身上,那么你心里就永远穿着军装。

2005年底,关继平脱下五年军装回到家乡。“从军人到平民,身份虽然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变。”退休后,关吉平一直积极参与当地的各项公益活动。即便如此,关继平仍然觉得自己“太强大了,什么都做不了”。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为了凝聚更多的爱心和力量,关继平于2019年12月发起成立慈善服务队,服务内容主要是关爱退役军人生活、弘扬退役军人精神。

“这些老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奔赴战场,用生命与敌人战斗,他们的人生经历正是我们和平时代所缺乏的。”关吉平说,“我们有军事经验,更了解这个群体。”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这项慈善事业中。

2020年春节期间,疫情突如其来。关吉平自愿加入胶州市抗疫志愿者先锋队,负责公路检查站检查。值班之余,他经常与朋友们分享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故事。同为志愿者的庄孟坤被关吉平的军人情怀所感动,建议他组建退役军人应急服务队。

2020年3月的一天,关吉平接到群众求助电话,请求帮助寻找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接到命令后,队员们迅速展开搜寻。花了不到2个小时,就在距离老人家20里的诺庄村找到了失踪的老人。这件事启发关吉平老兵经历过军事训练,作风雷厉风行,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可以不计条件、不计代价地做任何事。这更加坚定了他组建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的决心。

2020年5月,关继平组建了胶州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此后,这支队伍参与了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寻找走失老人或儿童等大大小小的任务。

细流汇聚成河。不到4年的时间,志愿者人数已增至1218人,共采访了188名退伍军人。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再局限于探望和关怀退伍军人。为烈士修缮墓碑、为军人家属提供关爱服务、为高考学生提供紧急支援、为孤残老人办理后事安排……渐渐地,在胶州市这片土地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有了成为他们的目标。

2021年8月,胶州市退伍军人紧急救援队到胶州市胶莱街道五里后村退伍军人张广西家中慰。赵丽娟摄

为了我身边的情感

——跟随你身边的英雄,你我都可以成为英雄

安全转移受灾群众、防疫消、救援物资运送……跟随胶州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队员持续开展救援行动。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救援队是民间组织,队员也不是专业人士。但四年来,我们始终奋战在救援第一线,从不计较报酬,没有一个人掉队。”队员赵鹏飞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

一个不发一分工资的民间组织,怎么能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呢?赵鹏飞用自己的经历作了回。

2022年5月20日,退役军人赵鹏飞的妻子王阳像往常一样在建筑工地上用液压机折钢筋。由于一时疏忽,王阳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被两根钢棍压碎。

现场工作人员救人心切,赶紧到路边拦车,希望尽快将汪洋送往医院救治。这时,胶州市退役军人紧急救援队队员徐健正好开车路过。简单了解情况后,徐涧立即抱起他们,赶往最近的医院。

到达医院后,妻子得到及时救治。赵鹏飞非常感动,感谢徐健所做的一切。

“我们的救援队都是退伍军人,是军队培养的,帮助老百姓有困难是我们的职责!”暴露身份的徐健拒绝了赵鹏飞的励。

赵鹏飞了解了这个组织的日常工作和职能后,立即申请加入。

如今,赵鹏飞是队的主力成员。每当遇到紧急、困难、危险的任务时,他总是立即响应。

关继平告诉小编,多年来做慈善,他深有体会温暖是容易传播的。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这个团队的温暖,加入这个团队后,也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退役军人谢海兴也有与赵鹏飞类似的经历。去年7月,胶州市遭遇暴雨,谢海星的车被困在农田里。地形复杂,救援队出动6辆救援车帮助他逃生。他很感动,主动要求加入这个团队,成为一名爱心的传递者。

谢海星告诉小编,他有一个习惯,每次为别人提供帮助时,总是暴露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军人在老百姓心里代表着一种安全感,我发现退伍军人的身份可以让被帮助的人感到更安心。”

在一次又一次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这些退伍军人心中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日益清晰。

“如果一个人的力量只能代表一滴水,那么无数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条河流。一滴水或许连一棵树苗都救不了,但百河汇成大海之后,将会有一片爱的海洋。”关吉平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激励更多的人采取行动为社会做贡献,在社会上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氛围,那会比我们好得多。所做的救援工作意义重大。””

2023年8月,胶州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在涿州市吊窝镇完成消作业后合影。毛新华摄

为了我心中伟大的爱

——应急救援是为了群众,群众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采访过程中,小编在关吉平手机相册中看到了一份质疑请愿书。挑战书的最后有41名队员的签名和41个鲜红的指纹。隔着屏幕,小编仿佛触动了41颗炙热的心。

灾害发生后,胶州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迅速集结,于8月2日中午出发,连夜跨省赶赴河北。

抵达涿州后,救援队立即前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接受救援任务,协助当地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当救援队赶赴吊窝镇救援时,听说已有40余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被困在德善园高级公寓内多日。

“老人已经很虚弱了,如果不尽快救援,后果不堪设想。”关继平立即组织队员开展救援。

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救援队员按照群众描述的大致方向驾驶着冲锋舟在滚滚洪水中穿行。

直线距离仅2公里,他们用了2个多小时,将200多公斤食物和饮用水送到了老人公寓。

“你们是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的救世主。”老人颤抖着握着队员徐继兵的手,眼里充满了泪水。徐继兵说“我们是退役军人,我们曾经是解放军!”

几天后,洪水基本退去。村里的主干道暴露在泥土和垃圾中,湿热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完成灾区群众转移任务后,救援队立即投入环境消工作。

当地气温升高,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队员很快就大汗淋漓。“最难受的就是晚上,我们背上都起了痱子,睡觉也不敢平躺,只能侧着睡。”队员高宇波告诉小编,“我是一名志愿者,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们在部队里喊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不相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也不相信有无法战胜的敌人。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怎样多苦多累,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救援经历对于这支救援队来说并不陌生。2021年夏季,河南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危险就是命令,救援队伍连夜动员。一夜之间,微信群里就有600多人捐款捐物。与此同时,“河南救援队”也成立了。20余名队员乘坐7辆车赶赴河南,携带药品、帐篷、瓶装水等救援物资。

要攻,就攻最险的山头;如果你想防守,就防守最困难的传。“我们都是退役军人,交给我们最艰巨的任务吧!”接受任务时,队员们主动亮出身份,抓住最难、最重的担子。清理积水、运送物资、推车、修路、搜寻人员……他们衣冠楚楚,持续前行了10多天。

采访即将结束。回想起这些年和战友们一起经历的紧急救援行动,关继平深吸了一口气,眼里含着泪水“你们跟着我向东跑,我感到非常羞愧。”在西店,我们没有收入,还要花时间和金。”团队成员对此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军队培养了我们,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被召唤,我必须成为先锋。”如今,这支救援队每天仍然接到很多电话,有的寻求帮助,有的想要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胶州市退伍军人紧急救援队请愿抗辩。李秀强摄

制图胡硕

对于若有召唤,必为先锋!这是一支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和疫情期间军人最辛苦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并收藏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