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是跟大家讲解一些关于棉花“一枝独秀”!是“寅吃卯粮”还是酝酿变盘?,和棉花行情天气对应的一些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在国内其他大宗商品表现疲软的情况下,棉花期货却“一枝独秀”,自3月下旬开始上涨。具体来说,棉花期货主力合约2309价格自3月底以来稳步上涨,累计涨幅超过10%,盘中最高触及15420元/吨,创近六个月新高。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棉花分析师彭博认为,近期国内棉花走强主要与几个因素有关。一是3月份宏观风险因美联储扩表而暂时缓解,市场恐慌情绪消退;二、国内棉花行业基本面总体保持缓慢复苏格局。基本面好于前两年。国内消费快速恢复。由于今年种植面积较上年有所缩减,市场认为今年供应量将会减少。第三,出口数据好于预期,特别是一季度的出口数据。对东盟、非洲国家出口大幅增长,重燃了市场对后市的乐观预期。
棉价上涨无疑是基本面改善的体现。华融融大期货棉花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树娥认为,棉价持续上涨更多得益于国内供给端的配合。她进一步解释,先是4月14日,国家宣布2023-2025年棉花目标价格维持在18600元/吨不变,同时对新疆棉花增加定额510万吨补贴。与此同时,新疆棉花在棉花种植窗口期,兵团和地方政府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引发市场对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下降的担忧。南疆播种初期阿克苏地区遭遇大风、沙尘暴、冰雹天气,北疆积温不足造成播种困难。进展缓慢提振了市场看涨情绪,棉花受到资金青睐。可以看到,郑棉主力合约2309持仓量快速增加,短短一个月时间持仓量从34万手增至66万手。
不过,期货日报编辑注意到,在国内棉价持续上涨的同时,国外棉价表现却明显弱于国内棉价。对此,彭博社表示,这主要与美国需求面整体疲软有关。美国服装库存普遍居高不下,经济疲软,需求低迷,导致棉花需求疲软,美棉普遍弱于国内棉花。
“当前全棉花市场呈现内强外弱的格局,虽然美国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也会下降,但基于主产区降雨量和好转情况由于土壤湿度的影响,美国农业部预计新的一年美国收货面积将增加。目前美联储仍继续紧缩货币政策,纺织服装消费预计将下降,美国农业部也下调了对孟加拉国的消费预期,越南等国家,美棉表现弱于郑棉。”李淑娥说道。
事实上,棉花作为一种农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等领域。它普遍表现出较强的产业属性,与宏观环境密切相关。
“就外部环境而言,为了快速抑制高通胀,欧美国家不得不采取‘猛药救急’的做法,迅速大幅加息,并逐步开始降息。这种做法对欧美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体现在每月流动性的减少和资金成本的增加,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和投资市场,进入市场的增量资金减少和流出,导致经济下滑,市场下跌。到目前为止,虽然外部紧缩计划已经结束,但利率周期还没有结束。利率在顶部徘徊,距离回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对经济和市场的损害还在继续,“经济衰退论”已经出现。而且,欧美加息意外伤害了银行业。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和欧洲瑞士信贷银行的破产差点引发金融危机。银行业危机虽然暂时得到解决,但新的题又出现了。有消息称为了维持资本充足率,美国大多数中小银行都大幅减少了贷款。对经济的影响似乎比当前加息的影响更大,加速了经济衰退。目前欧美将通胀控制在2%的决心似乎没有改变,甚至不惜以伤害经济为代价。就业和失业是衡量欧美国家经济状况的核心指标。目前的逻辑是,就业强劲,失业率下降,通胀指数仍有走强的基础。因此,如果就业不下降,失业率就不走高,与欧美央行的监管目标相悖。我得出的结论是,欧美国家人们消费能力的急剧下降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中国对欧美的出口将进入寒冬。”美利亚期货总部直属营销部经理王海波表示,基于此,无论从基本面还是经济金融周期来看,都没有支撑。对于大宗商品的大幅持续上涨,近期大部分股市和大宗商品板块已经明显走出下跌趋势,而棉花的上涨并不可信。
李淑娥介绍,虽然近期棉花、棉纱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涨,但现货端情况并不像期货市场那么火爆。棉花现货成交清淡,以定价成交为主,纺织企业补充库存仍维持刚性需求。纯棉纱现货市场变化不大。受棉花上涨影响,部分品种棉纱价格有所上涨,大部分价格保持稳定。目前,纺织企业订单仍在生产中,开工率总体稳定。但纺织企业出货减弱,成品库存缓慢上升。
“可见,棉价上涨至15300元/吨后,对下游需求的抑制较为严重。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虽然下游订单已普遍恢复,但仍以中小型订单居多,而纺织企业仍有需求,最大的隐忧是对高价棉花比较抵触,只维持眼前需要补充库存,减少原材料采购。3月末仍维持高位,目前原料需求疲软,开工率保持稳定,但若需求难以恢复,成品棉纱将逐渐积累库存,将逐渐传导至上游棉价。”布隆伯格说。
王海波表示,在走访了解下游企业后发现,目前棉价大幅上涨。虽然棉纱小幅上涨,但织造厂不会接受。“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终端服装、面料已经开始积累库存,如果内外部需求不重新启动,产业链将被自下而上地强制,棉纱很快就会开始积累库存。更何况不利的是“金三银四”。“近期,随着欧美经济衰退的爆发,国内外市场需求可能只会下降或不升。不过,对下游建设和生产的影响开工率可能弱于往年,这主要是由于今年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大力支持以及企业流动性较往年更加充裕,以及码头逼近带来的资金压力。终端仓库积累不会太大,下游开工率下降不会像往年那么严重,但如果年底前国内外需求不能完全逆转,终端去库存就无法实现。如果有效地进行下去,也许会是一场‘生产过剩’的灾难。”
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的背景下,棉花产业链也面临“强烈预期”。彭博社表示,从工业数据来看,棉花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但很难称之为“强劲复苏”,而仅维持弱复苏。从传统的季节角度来看,5月至7月是季节性淡季。今年也存在一定的“旺季不旺”的情况。订单不足仍是困扰下游的重要方面。我们预计棉花价格不会因需求而大幅回升。当前形势下难以维持高位,后市价格也难以维持高位。5月份,需警惕棉花振荡下跌。
“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数据来看,3月份我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91%,明显高于市场预期。从内需来看,3月份国内下游市场表现良好,企业开工率处于高位,产成品库存维持在历史低位,工业端保持健康运行。较上月有所减弱,家纺消费依然强劲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带动了家纺的消费,目前棉花的更多是受到供应预期下降的影响,也反映出在市场上。”李树娥表示,在当前外需不足、宏观环境风险尚未完全消散的背景下,中短期内棉花价格或将继续震荡。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外部持续加息缩表以及银行业危机引发的贷款下降影响,外部经济金融周期的拐点从二季度末推迟到了二季度末。“第三季度,现在又推迟到第四季度。而国内的内需成绩单与有利的政策目标不匹配,这就是‘强预期’推迟和减弱的原因。”王海波表示,二季度中后期,终端可能会出现理论上的“去库存”,而此时也可能恰逢欧美经济提前衰退,导致主力合约2309面临更多震荡,也使得“强烈预期”不可逆转地体现在2401合约上。
因此,王海波认为,郑勉目前的“出色表现”要么是提前“趁机”,要么是为变革积累筹码。
本文来自期货日报
想知道的棉花“一枝独秀”!是“寅吃卯粮”还是酝酿变盘?和棉花行情天气题已经解完毕,希望对各位网友有帮助。
No Comment